|
守住龙会,我在!——龙会镇党员干部新冠肺炎阻击战纪实随着鼠年钟声敲响,一场全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阻击战随之打响。龙会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重要部署,周密安排、迅速行动,全体党员干部“疫”无反顾,日夜奋战。他们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是以担当和坚守践行着“奉献如桑、勤奋如蚕、团结如茧、廉洁如丝”的龙会春蚕精神,谱写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动人篇章。 一、龙会场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开兴。62岁的他是一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面对席卷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才接受了心脏手术不久的他,毅然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天不亮,市场里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检查卫生、检查活禽活畜宰杀交易点关闭情况和维持市场秩序。检查完农贸市场,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宣传劝导点,开始对来往的车辆人员进行排查登记,挨个嘱咐他们不出门、不聚集,办完事情赶紧回家。傍晚,顾不上一天的疲累,他又带领社区10余名干部挨家挨户排查重点人员、宣传防疫知识,坚决把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十多天的连轴转,眼看着他眼睛都已熬红。干部们关心他,让他休息,别累坏了身体,可陈开兴拒绝了,他说:“我没事。这个时候党员不松劲儿,群众才更有信心。” 二、水库村驻村干部陈玥。陈玥的家在阿坝州茂县,这个春节,本是她与家人难得的相聚时光。大年初一,看到工作群中的驻村干部防控工作任务通知时,这位90后的羌族姑娘没有丝毫犹豫,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工作岗位。就这样,参加工作才几个月的她带着满腔的热情和责任感,一直忙碌在自己联系的水库村,入户排查湖北返威来威人员、发放防控宣传资料、为过往车辆消毒、给外地返乡人员量体温、走访老弱病残户……“师傅,请出示您的通行证”“师傅,请配合先测体温”“大爷,这次疫情很严重,没有戴口罩不要出门哦”,这些话,她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很多次。她说,“5.12大地震时,我的生命曾被别人照亮过,那时我才十几岁,现在我也有责任坚守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尽一份我的义务。” 三、麻柳村驻村干部幸博汉。今年的春节,对幸博汉来说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小家庭里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新成员。可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幸博汉还没来得及感受初为人父的喜悦,便把妻子和孩子托给父母照顾,直接从医院赶回了麻柳村,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掌握重点人员状况、劝导点登记测温消毒、走村入户排查宣传以及落实封闭管理的细节工作,一天的工作日程就这样排得满满的。他只能在工作之余给妻子打个电话,“我既然联系了麻柳村,那就是守土有责啊。大家都那么忙,我不回来做点事心里不踏实”。还在襁褓中的小宝宝,看到了吗,你的爸爸是你的好榜样。 四、郭林村党支部书记胡勇。郭林村紧邻龙会场镇,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防控工作开展初期,他同村组干部、党员、民兵一道,一边迅速设置宣传劝导点,一边逐户进行摸排登记。眼看着大家要开展工作却面临防护物资紧缺,胡勇心急如焚,想着儿子胡强在成都工作,也许能够想到办法。他马上拨通电话给胡强下了“命令”:现在镇上储备的口罩有限,但一线人员不能没有防护,你必须想办法给我买回来!胡强接到电话后,想尽办法、多方筹措。不到两天,2000个口罩顺利送达镇政府,解决了一线人员急需口罩的燃眉之急。当我们向他和胡强表示谢意时,这位平时雷厉风行的支部书记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谢啥子嘛,龙会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都是该做的。 五、坝上村第一书记郭俊婷。郭俊婷家住自贡,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近两个小时。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她把年幼的孩子交给了父母,自己住在镇上。坝上村的湖北返威来威人员较多,郭俊婷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没有退缩,跟村干部、村医一起,开始了挨家挨户排查登记并测量体温,嘱咐他们居家观察,每天都及时关注着人员动态情况。排查登记的工作落实好后,她又赶到村上的劝导点忙前忙后。坝上村地处三镇交界,是龙会南边的第一道关口,“师傅,您没有通行证我们不能放行”、“疫情形势严峻,请您理解配合”,看似柔弱的她,工作上却是坚持原则、从不拖泥带水。她说,“坝上村必须守好龙会的南门,我们仔细一点,我们的群众就安全一点。” 以上只是龙会镇党员干部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的一些缩影,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还有无数个像他们一样履职尽责、共同战“疫”的人在坚守。新年伊始,严峻的疫情形势向所有干部群众提出了一份艰难的考卷。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在不同的岗位上践行着同一个答案:守住龙会,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