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公仆意识,坚持为人民办实事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通知》指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结合各行各业实际,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努力破解难题,兜底筑牢民生底线,消除贫困,增加社会保障,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响应体系,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着力打造美丽、环保、绿色乡村振兴发展格局,让广大农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着力保障基层民生需求办实事,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为人民办实事,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要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研究提出和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集中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深化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推动形成各级党组织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 我们要为群众之所想而想,急群众之所急而急。努力抓好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抓好“8050”攻坚,让广大群众享受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抓好控辍保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单亲家庭子女,深入这些特殊群体孩子家庭,了解孩子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和家长沟通交流,探讨教育孩子问题,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多和孩子交心谈心,关心孩子,与孩子做朋友,及时了解孩子所思所想,化解孩子心中的疑惑、烦恼,教育孩子尊重生命、正确看待挫折,勇敢面对,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过硬、乐于奉献、阳光的教师队伍。 把人民放在心中,做人民的公仆,坚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



川公安网备5110240200001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200060


